24小时热线电话
0411-96444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殡葬百科 > 寿衣知识

古人逝者嘴里含东西下葬,不是防止挨饿,而是别有用途

发布日期:2023-11-06 14:31:54作者:中原殡仪浏览次数:

古人认为玉是山岳之精,逝者穿戴{金缕玉衣}或是含着玉石下葬,可保尸身不腐。那为何古人要在死者嘴里放东西呢?这个殡葬礼仪叫作“饭含”。饭是指放入逝者口中的米、贝{铜钱},而含也叫做口含,它是指放入逝者口中的珠玉。两种古老的殡葬礼仪,分别代表着逝者的不同身份。“饭含”这种殡葬习俗,考古学家在新石器时代的古墓中就曾发现。《周礼》记载,夏商时期饭含这一殡葬习俗就已经出现。当时贫者含贝{钱币}或石,富贵者则含玉。


为何古人要对逝者采用饭含这种殡葬礼仪呢?东汉经学《白虎通》对此做出一种解释:生者经常以食物果腹,当生者亡故后,家人不忍他口中空虚,故此才采用饭含这种殡葬礼仪,充实逝者之口。以礼仪治天下的周朝,就已经对“饭”、“含”很有讲究了。周朝初期殡葬礼仪严格规定:君王死后用梁填充其口,大夫死后用稷填充其口,士死后则用稻填充其口。梁、稷、稻都是粮食作物,周朝前期,人们用三种粮食作物的耕种难度,来具体区分,君王、大夫、士三者身份的尊贵等级。


周朝中后期,古人又开始对“含”这种殡葬礼仪,做出严格规定:天子死后口含珠,诸侯死后口含玉,大夫死后口含玑,士死后则口含贝{类似于铜钱,不局限于铜钱},平民百姓死后则口含谷物。这就是说周朝中后期,因国力的发达,君王士大夫死后开始用珠玉来划分身份等级,而平民百姓死后,则只能口含谷物。


到了汉朝,饭含的殡葬礼仪,又进一步有所发展。汉朝贵族开始口含玉蝉下葬。口含玉蝉下葬即是周朝殡葬礼仪的一种延续,同时汉朝人也认为蝉本身能羽化重生。随之汉朝人便赋予了,口含玉蝉下葬者,能够获得重生的美好寓意。到了唐朝时期,饭含殡葬礼仪的应用又被进一步划分,不同阶层的逝者,含着的器物规制也有所不同。比如唐朝帝王死后含着珠玉下葬,朝中高官死后会含着玉璧{小型,也称玉决}下葬。唐朝普通百姓死后则会含铜钱下葬。


明朝时期,逝者依然沿用了,口含珠玉,稷梁铜钱下葬的殡葬礼仪。到了清朝时期,逝者则舍弃了口含谷物下葬的殡葬礼仪,此时不同阶层,只口含珠玉金银下葬,即使是普通百姓也会口含铜钱下葬。此时饭含注重的只是仪式感,已经不是具体内容了。是什么原因导致古人采用饭含这种殡葬礼仪的呢?


古人认为珠玉是山岳之精,用玉敛尸可保证尸身不腐。《抱扑子》记载:以金玉分致九窍,则逝者不朽。这就是说利用珠玉堵住逝者的九窍,可以让精气不外泄,随之达到尸身不腐的目的。古人认为生命,是由人体内的精气维系的。精气不泄,则生命不止。现代学者则认为:古人发现利用水银诛朱砂浸泡过的尸身,可以保持不腐。但水银朱砂毕竟是流动的液体,时间一长就会从尸身的九窍处泄漏出来。于是聪明的古人便开始利用珠玉堵住人体九窍,防止水银朱砂泄漏。


总结:小编认为,古人之所以让逝者含着东西下葬,除了上述原因以外,还有一些其他原因。一、古人都很迷信,他们认为逝者含着东西下葬,到了阴间就不会乱说话,防止祸从口出。二、口含珠玉金银下葬,能让逝者在亡者的世界有买路的钱财{类似打狗的馒头}。三、从科学角度来看,人死后皮肤会发生塌陷,随之逝者的面目表情会变得狰狞。不忍目睹逝者如此惨状的家人,便利用填充珠玉金银的方式,将逝者的面部撑起来,从而让逝者体面的离世。四、古代医学水平并不发达,经常会有假死的情况出现。为了防止假死下葬的悲剧出现,古人可以通过给逝者填充珠玉金银的方式,进一步观察逝者是否真的死亡。


题外话:《周礼春官大宗伯》记载:周朝君主,以设置六玉器{玉璧、玉璋、玉圭、玉琥、玉璜},来礼敬四方天地。古人认为玉为山岳之精,用于陪葬逝者可保死者尸身不腐。另外古代君子常将自己的德行比作美玉{君子比德如玉}。随之古代君子又根据六种礼敬天地的礼器,定义出自己一生应该掌握的学识:礼,乐,射,御,书,数{君子六艺}。可见玉不但是殡葬礼仪所用的器物,它还代表着持有者,应具备的品德。随之便可以说古人让逝者含玉下葬,很可能也是为了,赞扬逝者高洁的品德。